大新镇聚丰苑社区立足拆迁安置小区的特点,以“聚民心、惠民生、促和谐”为宗旨,打造“‘聚’享新生活,‘丰’润邻里情”社区服务品牌,构建文化惠民、网格治理、便民服务、环境提升四大体系,通过“幸福来敲门”的“微服务”撬动“大民生”,探索安置小区文明实践新路径,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、治理效能再升级,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篇章。
文化聚心,让安置小区有“根魂”。聚丰苑社区所辖4个居民小区均为拆迁安置小区,社区依托“我们的节日”这一文化纽带,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,让小区居民在熟悉的节庆中找回归属感。每逢春节临近,聚丰苑社区便化身“年味工坊”,组织书法爱好者泼墨挥毫,在红纸上书写带着墨香的祝福,居民们在活动现场挑选心仪的联句,志愿者们拿着“福”字,带着相机入户为居民拍下一张张全家福并送上新春祝福。元宵佳节,由社区网格员及志愿者组成的“元气满满小分队”,将一碗碗冒着热气的汤圆送到环卫工人和独居老人手中,甜糯的滋味化开了冬日的寒意。最热闹的要数“非遗社火进小区”活动,震天的锣鼓声中,秧歌队穿梭于楼宇之间,随着鼓点尽情舞动,居民纷纷驻足观看。今年以来,聚丰苑社区已开展各类文化活动5场,吸引500余人次参与,这些带着温度的文化活动,既守护了传统文化的本真,又在互动中让“陌邻”变“睦邻”,真正实现了文化生根、民心聚魂。
治理聚力,让社区服务有“温度”。聚丰苑社区创新打造“七彩阳光调解室”,通过分类调处、情感疏导、法律咨询等特色服务,成功化解邻里纠纷、婚恋矛盾等案件4起,党员调解员以“红心暖民心”的先锋姿态,赢得居民赠送“真心为民办实事 情系百姓解民忧”锦旗1面。聚丰苑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常态化开展“护苗行动”,在上放学高峰时段定点值守辖区1所幼儿园。聚丰苑社区将原有的9个网格细化为20个微网格,调动党员、物管员、志愿者及居民齐参与,通过微议事、微服务等举措,将微网格打造成民情收集站、政策宣传窗,实现“小事不出楼栋,大事不出社区”的治理新格局。
服务聚情,让特殊群体有“依靠”。聚丰苑社区聚焦“一老一小一特殊”,以“幸福来敲门”上门服务模式为抓手,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、残疾人士、孕产妇以及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全方位关爱。通过定期上门家政、医疗关怀、健康监测及生活物资配送等贴心服务,切实解决居民“出门难”问题,让温暖与便利直达家门。同时,联合共建单位整合资源,开展普法宣讲、义诊义剪等惠民活动,增强居民法律意识,提升健康保障,让便民服务更接地气、更聚民心。针对未成年人成长需求,社区创新推出“彩虹课堂”文明实践项目,通过兴趣培养、课业辅导、心理关怀等多元化活动,丰富未成年人文化生活,缓解务工家庭“看护难”压力。此外,聚力打造社区食堂,以实惠可口的餐食服务满足独居老人、困境儿童等群体的日常需求,用一餐饭的温度传递邻里守望的深情。从“老有所依”到“幼有所护”,从“生活无忧”到“精神富足”,社区以精细化服务织密民生保障网,让每一个群体都能感受到“家门口的幸福”。
环境聚美,让小区面貌有“蝶变”。聚丰苑社区以“植绿护绿、创意改造、志愿服务”为抓手,推动小区面貌焕新升级,让居民切身感受“家门口的幸福”。社区组织党员、志愿者及居民代表开展“植绿践初心 守护生态美”主题活动,对小区草坪进行全面清理,捡拾垃圾,清理杂草,擦拭“爱护花草”温馨提示牌,同时开展环保知识宣讲,倡导垃圾分类、节水节能,让“绿色生活”理念深入人心。在上前城康居北区,闲置轮胎变身为“生态艺术品”,小区居民可认领并在其中播撒花种,静待鲜花绽放。这既解决了杂物堆放问题,又为小区增添了一道童趣风景线。社区推进“环境聚美”行动,结合居民需求增设便民设施,让“蝶变”后的家园既保有“颜值”,更充满“温度”。
接下来,聚丰苑社区将继续深化社区服务内涵,拓展治理创新路径,用真心服务浇灌幸福之花,以实干担当绘就和谐画卷,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“家”的温暖,体会到“邻”的温情,让“聚”力惠民的春风常驻,使“丰”景共美的愿景成真!